嫌疑 |
---|
|
专辑歌曲1.嫌疑 专辑介绍你是受害人? 你,要如何洗脱那些 从那年夏天在烟火里发表初告白的男孩 第一次担任音乐总监 焠炼全新专辑 这是一首陈翔等待多年,终于敢唱的歌。 多年前,陈翔从音乐人好友,王梓赫那里第一次听到《嫌疑》的时候,感觉到一种强烈的孤独感,“这首歌让我想起电影里周星驰扮演的凌凌漆站在酒店门口,留下落寞背影的镜头,一个人静静体会著那份孤独。” 歌扎根在了心里,只是当时的他不认为自己有足够诠释好的心境和能力,直到岁月流逝,出道十年的陈翔经历著高峰低谷,目睹了身边和陌生人太多悲欢离合,当他从男孩成长为男人,世界也以轰轰烈烈方式发生著各种剧变……终于,他觉得“可以做一张真正属于自己的专辑了”,于是邀请王梓赫合作,第一首诞生的作品,就是《嫌疑》。 他对这首歌有了新的认识,“那些被人冷落,被人崇拜,被人敬仰,被人无视的感觉,其实都来自内心深处别人看不到的地方,那种内心里的煎熬斗争,是灵魂深处与现实世界的反差感,是笼罩在每个人身上的嫌疑。” 他期待听到新歌的人,对“陈翔”这个名字背后的含义,有更多鲜明体验——无论你之前是通过选秀节目、影视剧、歌曲、新闻……任何方式,对他有所了解或者一知半解,陈翔相信,从《嫌疑》开始,我们会彼此理解。 谁关心你 谁冷落你 《嫌疑》里的陈翔,展现之前从未有过的思考深度、音乐层次与创造美感,歌曲以人性“七宗罪”——傲慢,嫉妒,暴怒,懒惰,贪婪,暴食,色欲为创作灵感,编曲采用电影配乐方式,打破流行歌曲局限,陈翔亲自担任音乐总监,和制作人王梓赫一起尝试“用意识来营造画面”,长度近一分钟前奏里,出现各种仿佛窃窃私语、交头接耳的嘈杂声,听起来悲凉而刺耳,寓意著藏在每个人内心深处,为了“自我”而不择手段,躲在人性面具下赤裸而真实的,欲望的声音。 主歌吟唱一连串“谁”与“你”之间,是陈翔关于欲望的自我反省,自我批判——我们都在乎外在,在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,我们渴望证明自己,渴望被关注,被认同,被尊敬,被爱……却忽略了那个藏在心里的,贪婪的“自我”。词曲创作和制作人王梓赫说,“你越讨厌的人,他越接近真实的你”。 这就是陈翔在《嫌疑》里思考和表达的“反差感”:从什么时候开始,在欲望和信息一样爆炸的时代,人们对于“善”和“恶”的表达与判断,变得越来越非黑即白?大家总是急不可耐地想看到自己预设的那个“正确”的结果与结局,却在过程里迎来一次次的反转、反叛与反噬,就像单曲封面穿着病号服的人,闭着眼睛,拿着眼球形状的听诊器,试图聆听心脏的跳动,但我们眼睛看到的和内心感受到的,到底什么才是真相?受害人、嫌疑犯、旁观者……我们以为自己在扮演不同角色,却不知道所谓真相,究竟是否真实。 我们都戴着不同的面具 十年了,那些鲜花著锦、烈火烹油的光环并不缺,那些蜚短流长、不明就里的攻击也不少,欣喜、陶醉、惶恐、失望、愤怒、沉默……陈翔感受着太多情绪的反复堆积、膨胀与消解,就像歌词那句“我们在道德绑架中喘息,却发现自己洗不清嫌疑”,他终于懂得,不需要着急向别人证明自己的完美,就像不需要“洗脱”自己的不完美,他只要用行动,一步步实现内心更好的目标。 所以他决定将《嫌疑》作为新专辑第一首歌和大家见面,这是陈翔出道以来最为“黑暗”一首作品,他的音色和从前有所不同,更为沙哑和磁性,加入大量的气声与和声,耳语般呢喃和真声融合在一起,营造出“一群人吟唱”的感觉,就像很多个不同状态的“我”正一起诉说,制作人王梓赫在编曲中极力渲染出阴郁、苍凉和深邃的氛围,搭配大型弦乐的峰回路转,制造出强烈戏剧化效果,陈翔用声音诠释出了“受害人”、“嫌疑犯”、“旁观者”分裂统一的角色扮演。 聆听过程里,我们也许瑟瑟发抖,也许心惊胆战,也许恍然大悟……直到听懂了脱胎换骨的陈翔。他说,这首歌代表了自己人生最低谷,不知道“但最低谷的人,也最能看清自己,一个真实的,隐藏在面具光环之下的自己。”赤裸裸地站出来解剖、拆穿脆弱的自我,很痛苦,但在音乐里,我们终将迎来涅槃后重生。 “我希望大家可以一个人静下心来,戴上耳机,进入到自己的世界里,发现这首歌的真正内涵,《嫌疑》是一次灵魂深处的对话,关于自己,关于别人,关于我们都需要反省的欲望,以及,努力变得更诚实、更纯粹的那份希望。” 我们在道德绑架中喘息 |
|